Red Bull 車隊四屆冠軍 Max Verstappen 在 Imola 完美開局奪冠
為車隊拿下別具意義的第 400 場 F1 大獎賽勝利
2025/05/19
身為台灣民眾,我們的生活可以說幾乎離不開機車,但是自從1978年開始,台北市開始的禁行機車成為正式的法規,全國開始蔓延,民眾也經常被洗腦機車就是應該靠右行駛,然而實務上卻經常可以看到許多橋樑為了車種分流,而出現奇怪的設計,比如新北市的新北大橋機車道。
這個機車道可說聲名狼藉,當初完工時,發現橋體沒有依照車種分流,忘記另闢機車道,後來才將最右邊的橋塔另外擴建為機車道,使得機車道呈現S形,多年來錯誤的設計,時不時傳出騎士撞上身亡或重傷,甚至還能在路邊看見各式機車零件與擦撞痕跡。
好在經過調整後,原先汽車道縮減為3車道,外車道作為新的機車道,騎士不再需要繞著S彎前進,原先的機車道則成為自行車與行人空間。而更改橋梁設計原先預估需耗時1年,現在提前3個月完工,民眾也普遍認為更安全了,但改善工程消耗的經費為2,000萬元。
然而仔細思考,原先的橋梁本就設計為車速分流,多設計禁行機車的意義似乎不大,因為上橋分流,下橋後又混流,那為何不一開始就混流?且更改設計多消耗的經費依舊是市民買單,要說機車跟不上車流,請先了解新北大橋「快」車道的速限也不過60km/h而已。
另外也有一派反對混流,經常表示機車「會亂鑽」,但再思考一下這類駕駛人換到汽車,難道就會變得守法不亂鑽嗎?還是只是單純的鑽不過只能排隊而已?無論如何,「機車靠右」、「禁行機車」與「強制待轉」,都成為台灣交通揮之不去的夢魘,混流再依車速分流才是正常國家的交通方式,看看先前桃園取消強制待轉與內側禁行機車,事故率可是有感的降低…
當初說機車走隧道會窒息的官請出來!蘇花改中仁隧道月底試辦白牌機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