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uki攜手李雅英舉辦專屬車友會!超過600位車主共襄盛舉!
2025/04/27
(示意圖)
台灣的交通一直以來都在混亂中,嚴重排擠弱勢用路人的權益,讓更大的車輛獲得更強的用路權。以人行道來說,大多數道路根本沒有設計,一條一般道路竟只服務車輛,或許會有人問,不是還有騎樓嗎?顯然這已經拿來堆放雜物與停車了。
(縣府提供)
日前彰化縣大埔路便發生交通規劃與居民反對的事件,原因是彰化為了將大埔商圈的行人能便利通行,施做標線行人行道,目標是成為境內首條友善行人的示範道路。沒想到該計畫卻遭到當地民眾、里長與縣議員的強力反對,居民甚至表示,門口是他家的,不能出現人行道。
原先道路設計上,超寬路肩明顯不合理。
對此彰化縣府工務處長表示,行人安全為優先,新的設計也有包含機車格與卸貨區,且商圈周遭都有許多的停車場,希望能將車輛引導至停車場,再提供安全的步行空間在商圈消費。只是先前路幅寬達15公尺的道路,雙向總計7公尺的道路,路肩8公尺比可用路面還寬,可想而知居民為何而反對了。
當地騎樓早已被商家拿來做生意。
將眼光放遠,這似乎就是台灣交通現狀的縮影,里長與居民竟可以因為個人使用,嚴重干預交通措施,使得其他民眾的公共權益遭到犧牲。除此之外,中央機關的交通部仍繼續因地制宜,道路設計會因為不同縣市與里,而有不同的計劃,導致道路規劃完全不同調。
騎樓同時也被用來停車。
只是全台各地想要改變人車爭道,民意的反對竟成為最大阻力,畢竟誰會想得罪選票?另外再看看西門町的商圈徒步區,他們帶來的觀光效益早就不言而喻。
騎樓充滿花圃、雜物與機車,行人只能走在路上。
消基會:汽車自撞行人庇護島應增設反光條 沒人在乎超黑隔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