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喊串聯全台自行車道,問題是單車與機車共同納管的機車道都串不起來了…

圖說標題:圖片來源/ 巨大捷安特
台灣的交通只能以悲劇來形容,每年身亡人數都在3,000名以上,政府對交通改善的方式,卻是不斷的設立各式測速照相與科技執法,這讓人完全不明白,超速失控僅佔交通肇事的2.13%,為何卻全力取締超速?形同本末倒置的交通規劃,尷尬的是現在又有官員語出驚人。

圖說標題:圖片來源/ 巨大捷安特
串聯全台自行車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與自行車業者對談,要知道我國的腳踏車業可說享譽國際,包含巨大捷安特單車與美利達單車等等,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很難不衝擊到業者。對此,業者提出建立台灣腳踏車道,卓榮泰表示已向交通部提出方案,將串聯台灣自行車道,讓騎士能安全享受台灣的景點。

圖說標題:圖片來源/ 行政院
大機率淪為口號
然而目前雖然尚無具體方案,但已經可以想見這大概率只是個口號,會這樣說並不是沒有原因,要想台灣近幾年的行人安全意識極度高漲,但是交通設計上仍有許多地方沒有實體人行道,甚至標線型人行道也不是常見的設施。

圖說標題:圖片來源/ Google Maps
還是因地制宜…
除此之外,人行道也沒有串聯在一起,這源於各地方政府的「因地制宜」,設計上千奇百怪,人行道上還充滿著各種違停車,還有商家用人行道擺攤。再來還有的問題是,腳踏車目前不屬於行人規範,相關規定是與機車放在一起管理,那機車道也沒有串聯,腳踏車道該如何串聯?

圖說標題:圖片來源/ Google Maps
禁行機車搶去單車空間
這些種種的問題,都凸顯出台灣250c.c.以下、50c.c.以上的機車,根本不應該遵循禁行機車與強制待轉規定,因為所謂「慢車」,指的正是腳踏車,對機車的規定本身就搶去自行車的空間,機車本就應該回歸到正常的用路規則。試問哪部機車無法達到50km/h?又有哪位自行車車騎士可以均速50km/h前進?放在一起管理的邏輯實為怪哉…

圖說標題:圖片來源/ Google Maps
延伸閱讀:
美國新法將低速電動自行車歸類為慢車,台灣單車與機車一同管理又說機車不是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