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酷編輯 中豪 2025年03月11日
追蹤

小米生態系逐漸完整但Apple卻造不出車?科技島的台灣表示…

|瀏覽: 2,203

 

 

回頭看看2010年成立的小米,當時以智慧型手機與物聯網 (IOT) 起家,短短11年後成為繼科技巨頭Apple、Samsung與Huawei之後,第4家擁有手機晶片自研能力的手機廠。沒想到如今,小米比先前喊出想要跨足汽車產業的Apple,更早推出汽車。

 

 

蘋果的「iCar」胎死腹中

幾年前市場上充滿著蘋果即將推出自家車款的計畫,與Hyundai、Kia、Porsche、BYD與豐田建立合作關係,但去年有報導稱這項計畫已經取消,約600位員工被解雇,「iCar」我們確定見不到了。反觀同為科技公司的小米,後來居上的推出SU7,拿下當地的銷售佳績之外,更著眼國際。

 

圖說標題:示意圖,圖片來源/ Envato

 

科技業造車成趨勢

科技業造車一點也不稀奇,因為電動車主要依靠程式與電池等,用戶能將軟體的功能延伸進車上,增加用戶對品牌生態系的依賴。這方面小米確實做得不錯,比如手機、耳機、電腦、手錶、相機、螢幕、牙刷、調理機等等,進軍汽車之後,更能使用同一個軟體進行操控,甚至你會為了獨家功能而繼續使用小米的其他產品,比如iPhone的airdrop功能。

 

 

生態系的擴張

如今科技產業不再只對市場推出單一設備,整個生態系的壟斷才是他們的目標,小米銷售汽車可以吸引用戶進入自家的車聯網,更能從任何裝置收集來的資料,替你算出只屬於你的最佳車輛充電時間。法國銀行與經濟學家在《紐約時報》中表示,小米已經滲透你的生活,其他企業難以企及。

 

 

台灣還是科技島嗎?

而中國電動車的成功不只是表面這麼簡單,他們舉國家之力進行補助,但我們台灣也有些企業持續拿著補助,遺憾的是,造車技術與中國落差越來越大,以科技島自詡的台灣,我們可能只剩下科技執法了吧…

 

 

延伸閱讀:

 

後起之秀的小米電動車將實施全球擴張!不是唱衰台灣但我們還不加把勁嗎?

 

炒作是中華傳統文化?驚見大量二手小米SU7 Ultra加價待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