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ZU屏東2S新據點正式開幕持續強化南台灣服務網絡
2025/10/03
台灣的交通管理上,可以說重點依賴開罰,但是最多人詬病的違規停車卻是輕輕放下,而台北市光是近3年的科技執法高達127萬多件,其中58萬多件是不舉發,比例將近一半,這引來審計部檢討聲音。
審計部表示,警方沒有列出不舉發的原因,同時也沒有判斷基準,簡而言之是,不同人員審驗出現不同的結果,警方建立的「違規E化系統」根本沒有列出相關原因,議員也質疑沒有明確的理由,民眾會質疑公正性,要求市府與警局公開。
對此交通大隊回復到,不舉發的原因,大多是執行公務或違規事實不明確,比如閃避故障車、事故車,或是配合義交指揮與道路施工等,今年前7個月,科技執法舉發38萬多件、不舉發12萬多件,不舉發率已經下降。
然而這並不是民眾的關注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困擾的是違規停車方面,以連接台北市、新北市的市民大道為例,幾乎整段道路都有科技執法,但違規停車也很常見到,究竟有無舉發,不舉發原因又是為何,警方沒有說清楚。
此外,現在的民眾檢舉已大幅限縮,最常見到的併排停車、臨停行穿線、公車站、碼頭、學校出入口、消防栓前、岔路口等等,全部都不開放民眾檢舉,再來依靠科技執法進行「不舉發」,這裡面恐怕就是優待那些違規者,畢竟警方可是不用向民眾報告,科技執法有無檢舉成功,但民眾檢舉卻要向民眾回復有無檢舉成功,這樣的治理交通,改善幅度恐怕極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