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艾文老編 2022年10月31日
追蹤

愛車保養迷思:如果每年行駛里程少 未達到保養手冊裡的門檻到底該不該進場保養呢? |瀏覽: 15,582

相信許多車主在針對自己愛車的保養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不過對於許多買車後並不常用的車主來說,該如何好好保養自己的愛車又能節省荷包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所以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來好好探討一下,如果指定的保養期限到了,但里程卻還沒到達上限時到底是否該進廠保養呢!

 

對於買車這件事,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很有可能是一項人生大事,但也有許多人車買來後,就僅僅只是應付日常代步、或基本的出行需求,可能一年就只開了區區 2,000km - 3,000km,但在車主手冊上其實有明確建議車主應該要 每一年/半年 或 5,000km / 10,000km 就要對愛車進行保養,但很多時候或許里程累積的很少就會有許多車主認為可以緩一段時日,或是有長里程的需求前再去進行保養維護,但其實一些小地方的疏忽,都會以日積月累的方式來造成愛車無法修復的損傷。

 

一般來說,車主手冊的保養建議都是依照大數據來制定,也就是說以一般的情況來說,多數人會需要在這樣的里程或時程來進行愛車的養護工作,但如果平時開車的習慣良好,不劇烈的進行操駕或一些傷車的行為,那麼延遲一點時間來進行保養是無傷大雅的,不過還是有許多的五油三水在加入車子裡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消耗折損,因此就算車子平常都沒什麼在使用,針對一些耗材的部分還是要定時更換檢查才能持續讓愛車頭好壯壯。

 

而剛剛所說的延遲保養其實還是有臨界點的,譬如某些車主可能因為出國或在外地工作,所以當年的里程可能才 2000km、3000km,就會想說可能明年等里程湊滿 10,000km 時再來進行保養,但這時候像機油這樣的消耗品可能因為閒置的關係,早已失去保護或潤滑作用了,這時候再去使用車輛可能就會對汽車的引擎、變速箱等零部件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就算里程開的少,如果不定時保養,還是有很大的機會會去傷害到愛車。

 

除此之外,就算不在乎愛車的機件零部件好了,反正壞了能修都是小問題,但與安全有關的部分就不得不重視了,像是一般輪胎的壽命大約會落在 3-4 年左右,因此就算車子的使用頻率很低,還有明顯的胎紋,但根本的材質橡膠可能已經變質或是開裂,進而使輪胎的抓地力變差、煞車距離變長,或是在高速時輪胎承受不了高速的壓力而導致爆胎,造成行車時的安全隱患,因此針對輪胎、煞車等這些與安全有直接相關的配件,無論如何按時檢查才是上上之策。

 

總而言之,買車容易養車難,但既然選擇買車無論對自身的安全還是其他用路人而言都是有一份責任在的!也未必每次保養都需要花大錢,如果車用得少,每年換個機油等等的其實也就 2.3000 塊可以搞定,就算是大保養也很少會超過 10,000 元,以擁有汽車的車主來說,並不會造成多大的負擔,但如果為了省小錢,造成愛車零部件的損壞,甚至有安全隱患,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