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國內產業鏈 車輛中心讓國產電巴邁向Level 3智慧駕駛

隨著全球智慧車輛技術發展,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簡稱車輛中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專案支持下,垂直整合國內車電供應鏈與電動巴士製造商,於國產電巴成功搭載符合Level 3國際標準UN R157的自駕系統,並憑此成果獲得2025年愛迪生發明獎殊榮,不僅展現台灣在智慧車輛領域的技術實力,更為國內車電產業鏈拓展國際市場、搶攻全球智慧交通商機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國際針對自動駕駛等級多以SAE的定義為依據,依自動駕駛程度高低分為0至5級。目前市售車輛仍以搭載Level 1與Level 2輔助駕駛系統為主,而國際產調機構Frost & Sullivan預測,至2030年Level 3自動駕駛系統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Level 3車輛具備常態自動駕駛能力,能主動執行駕駛任務,僅在系統無法處理的情況下才需駕駛介入,或自動停靠以確保安全,目前已有部分車廠與新創公司投入研發。
車輛中心將SAE Level 3自駕系統導入智慧電動巴士,整合多家國內廠商的先進技術,包括為昇科、智易科技、奇美車電與歐特明提供的雷達與攝影機,義隆集團的駕駛監控系統,旭春開發的轉向控制模組,以及友通資訊的通訊與資料記錄設備,由車輛中心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決策控制軟體,結合上述各系統所需的感知融合、駕駛接管能力辨識、自動駕駛控制與風險應變等關鍵技術,讓智慧電動巴士可即時偵測道路環境與車況,具備智慧巡航、車道維持、障礙閃避等核心功能,並成功達到符合國際標準UN R157的Level 3自駕水準。
在自動駕駛模式時,系統會透過車內攝影機和AI技術,偵測駕駛的眼睛開合、視線方向和頭部角度等生理特徵,判斷駕駛是否清醒且能接管車輛。根據國際法規要求,系統會確認駕駛在過去的30秒內至少有兩項生理特徵顯示清醒,相較市面上一般只能提醒駕駛疲勞的系統更先進。當自駕系統遇到無法處理的狀況時,會先請駕駛接手操作,等狀況解除後再恢復自駕模式。倘因駕駛身體不適無法接管,系統會持續警示,並啟動緊急安全措施,例如讓車輛慢慢停下來或靠邊停,同時通知後台系統請人員介入處理,確保行車安全。
同時,車輛中心亦重視智慧車輛連網所帶來的資訊安全挑戰,積極導入符合UN R155、R156國際標準的資安防護與軟體更新技術,並攜手全球領先檢測機構TÜV SÜD,建構完整的智慧駕駛資訊安全防護網,確保遠端更新(OTA)與自動駕駛運作的系統完整性與安全性。
此成果榮獲2025年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國際殊榮,展現台灣自主智慧車技術的創新能量與全球影響力。目前,車輛中心已啟動與國內車廠及Tier 1供應商的技術合作洽談,將智慧電動巴士技術推向量產與實際應用,將為台灣智慧交通產業注入全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