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萱 2022年05月20日
追蹤

分享二訪的台東無菜單料理M’ Loma

|瀏覽: 62,543

 

看了許多朋友的賽事心得文,當中不乏吃了哪些在地美食,小猴也來分享二訪的台東無菜單料理M’ Loma

 

 

這家餐廳是今年三月到台東比IM70.3鐵人接力賽,好友小月推薦的無菜單原住民料理,每人1200元+10%服務費(只收現金喔),不知道會將原住民料理做出什麼變化呢?

 

 

兩次造訪只有主餐不同,其他菜色很相近,但擺盤略有變化,主廚阿嶽會在餐前跟所有人介紹每道無菜單料理的特色、原住民的飲食文化、以及運用了哪些食材,過程約15-20分鐘,但說了這麼長,後來差不多都忘啦,還好有再來造訪第二次!

 

 

主廚阿嶽很用心,準備了三款不同部落自釀的小米酒,餐前酒是小米酒,用大南部落的小米所釀造,喝起來甘甜順口。餐間酒是洛神酒,以金崙部落的小米酒為基底,搭配在地的洛神花調製而成。餐後酒是紅藜小米酒,使用太麻里部落的紅藜,將南迴三寶(小米、樹豆、紅藜)其中的兩寶完美結合。

 

第一道上桌的是「白帶魚捲溫沙拉」,一般的家庭料理多半將外皮煎的酥酥脆脆,但主廚是將肥美的白帶魚煎的軟嫩香甜,搭配味噌與酸辣醬特調的醬汁,口感吃起來像細緻的高級魚,還將魚骨炸得非常酥脆可直接食用。

 

 

 

第二道是「春季野菜沙拉」,集結了部落常採集的野菜(珍珠小洋蔥、龍葵、野莧、米菜⋯等),以及小蕃茄、紫高麗菜、甜椒,搭配帶有柚子與芥末辛香的特製沙拉醬汁,降低了野菜的苦味。

 

 

 

第三道是「海藻蛤蜊蒸蛋」,用魚骨熬製而成的高湯,搭配滑嫩的蒸蛋、新鮮海藻與蛤蜊一起入口,充滿了大海的滋味,這道是一訪時才有吃到的餐點。

 

 

第四道是「部落的生魚片」,像玫瑰一樣的美麗的生魚片捲(採用當季鮮魚,例如:鬼頭刀、黑加納…等),淋上特製的高湯(以粗鹽和米酒醃製而成的小辣椒,加上檸檬汁提味),微酸辣的口感跟生魚片很搭,是從來沒吃過的風味,值得一試。

 

 

第五道是「藤心樹豆排骨湯 」,吃起來帶有些微苦味的黃藤心,加上營養價值高的樹豆,與煙燻火腿熬製而成的高湯,喝起來滋養順口,非常暖胃。

 

 

第六道是「阿拜A-Bai」,用月桃葉包裹糯米、鹹豬肉、鹹魚⋯等食材炊煮而成,又稱為原住民粽或獵人的便當,很有飽足感。

第七道是「黃鰭鮪魚/蔬菜高湯」,將醃漬調味的黃鰭鮪魚低溫烘烤,淋上蔬菜高湯,魚肉吃起來更鮮甜。

 

 

第八道是「煙燻竹雞」(一訪)、「煙燻豬梅花」(二訪),肉類是以用芒草與漂流木燻烤而成,打開燻烤爐的那一剎那,冒出了濃郁的香氣與白煙,一訪時的主餐是竹雞,吃起來油質鮮嫩,外皮烤得酥脆;二訪時的主餐是軟嫩多汁的豬梅花,帶有層次的煙燻風味,吃起來不會膩。

飲品是「火龍果鳳梨汁」,現打的新鮮果汁,搭配檸檬乾,飯後喝一杯非常清爽。

 

 

甜點是「主廚自製冰淇淋」,是以釋迦與洛神花做為風味的米冰淇淋,味道很特別,帶有米粒的口感、釋迦的甜味與洛神的微酸。

 

 

品嚐料理的過程中,主廚阿嶽會逐桌詢問大家:「味道還合適嗎?」、「有沒有吃飽?」,像家人的問候一樣溫暖,每道料理可以品嚐到他的用心,二訪的時候小猴巧遇嘴很刁的美食饕友Alex,他吃完所有料理後的心得是:「完勝許多星級餐廳」呵呵!跟我的想法一樣!

 

M’LOMA獲得台東慢食評鑑三星餐廳的殊榮,真是實至名歸,期待再訪時還有味覺與視覺上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