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車觀點 2022年04月14日
追蹤

越來越好玩 第二代 Subaru BRZ 2.4 AT EyeSight 試駕

|瀏覽: 23,381

新在哪裡?
●第二代大改款於 2020 年 11 月問世,總代理台灣意美汽車於今年 3/3 宣布 2.4 MT 及 2.4 AT EyeSight 共 2 款編成上市
●與前一代採用相同平台開發,將造型重新設計,新增「星馳藍」與「烈焰紅」車色
●捨棄原有 FA20 2.0 升動力,換上 2.4 升 D-4S 水平對臥 4 缸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扭力均提升
●升級全新 18 吋消光深灰鋁圈及車尾雙出式排氣管
●車長增加 25mm,軸距增加 5mm,車高降低 10mm,後輪距增加 10mm,重心高度降低 4mm
●車體經過輕量化,引擎蓋、車頂鈑件以及葉子板則使用輕量的鋁合金材質,前輪懸吊硬度強化,整車抗扭剛性提昇 50%
●導入 7 吋液晶儀錶及 8 吋多媒體螢幕
●座椅減輕 3kg 變為23.6kg,中心點降 7mm 變為 723mm,駕駛座最低點增加 5mm 調節
●自排車型新增 RAB 倒車自動煞車系統、HBA 遠光燈輔助系統,更首次導入 EyeSight 3.0 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

Subaru 於 2011 年日內瓦車展上推出 BOXER Sports Car Architecture,藉由展出車架輪廓的方式向世人昭告新開發的後驅跑車,並在同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中宣佈車名為 BRZ,代表的是 Boxer Engine (水平對臥引擎)、Rear Wheel Drive (後輪驅動) 和 Zenith (頂點),最終於同年的東京車展推出與 Toyota 共同開發的量產版,2012 年在日本市場正式發售。

經過 8 年的時間,Subaru 於 2020 年 11 月推出第二代大改款,雙生車 Toyota GR 86 則在去年 4 月發表。國內 Subaru 總代理台灣意美汽車選在 3/3 上市,引進編成與建議售價分別是 2.4 MT (新台幣 152.8 萬元起) 及本次試駕的 2.4 AT EyeSight (新台幣 156.8 萬元起) 共 2 款。

外觀方面,第二代 BRZ 較舊款更具張力,保險桿兩側的進氣孔設計相當搶眼,搭配全新的 LED 頭燈更顯炯炯有神。前葉子板連接車身底部也採用了通風口設計,能夠讓能從引擎室通過輪拱的空氣引導出來產生下壓力,同時配合外擴的後輪拱增加高速行駛的穩定性。車尾方面,第二代 BRZ 換上全新的 LED 導光尾燈組,加大面積以提升辨識度,尾廂蓋上也採用小型尾翼的設計,而牌照位置也向下移動,配合雙出尾管從後方看上去也更加飽滿。尺碼部分,第二代 BRZ 的車身長寬高分別是 4,265x1,775x1,310 (mm),軸距為 2,575mm,車長較上一代增加 25mm,軸距增加 5mm,高度降低 10mm,後輪距加寬 10mm。

第二代 BRZ 的車身長寬高分別是 4,265x1,775x1,310 (mm),軸距為 2,575mm,車長較上一代增加 25mm,軸距增加 5mm,高度降低 10mm,後輪距加寬 10mm。

倒車攝影鏡頭安裝於第三煞車燈與廠徽之間,行李廂蓋開關隱藏於黑色飾條之內。倒車燈及後霧燈整合於後保險桿車牌框下方,排氣尾管採用雙邊單出設計。

前保險桿配置面積加大的六角形氣壩。

頭燈採用 LED 光源,前保險桿配有頭燈清洗器,側邊的白色反光片也內建方向燈。

前葉子板配有大型通風口,足踏灰色烤漆十幅式鋁合金輪圈,配胎採用 215/40R18 的 Michelin Pilot Sport 4。

第二代 BRZ 換上新款 LED 導光式尾燈組,後輪拱與後保險桿間加入導流設計。

內裝方面,第二代 BRZ 採用水平式的中控台設計,內部運用霧面材質製作,配備全新的 7 吋液晶儀表板與 8 吋多媒體系統,支援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Auto 以及 Bluetooth® 手機連結功能,空調具備獨立實體按鈕介面,表面施以消光緞面處理。座椅鋪陳上依舊維持 2+2 的設計,跑車化桶形座椅透過紅色線縫營造熱血氣息,且座椅距離較上一代減少 7mm 為 723mm,而可折疊的後座也具備一定的空間機能性。

第二代 BRZ 採用水平式的中控台設計。

儀錶板採用 7 吋彩色液晶螢幕搭配燈號顯示,中央在標準、Sport 及 Snow 模式時以環形顯示轉速,切入 Track 模式則變為橫向顯示。

第二代 BRZ 採用皮質包覆搭配紅色縫線的三幅式方向盤,左側按鈕可操作音響及通話功能,右側按鈕可操作行車資訊螢幕、語音聲控及自排車型專屬的 EyeSight 3.0 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自排車型在方向盤兩側後方設有手動換檔撥片,定速撥桿位於方向盤右下角。

中控台配置 8 吋多媒體主機,兩側保留實體按鍵與旋鈕,系統支援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手機連結功能。

空調採用實體按鈕與旋鈕操作,位置也算是就手。

自排車型的排檔桿下方也具備類似手排車型的皮質包覆與紅色縫線設計。手煞車採用傳統機械拉柄式,位置接近駕駛且略高,對於有激烈操駕需求的人士應相當適合。

中央鞍座整合 VDC 車輛動態控制系統與駕駛模式切換開關,其中最右側的 TRACK 賽道模式可完全關閉 VDC 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雙前座配備兩段調整式電熱座椅,自排車型較手排車型多出一組置杯座。

中央扶手採用對開式設計,內部提供 2 組置杯座、1 組 AUX IN 插座及 2 組 USB 2.1A 插座。

副駕駛座前方配置手套箱,對於跑車而言具備一定的實用機能,內部還藏有一組 12V 120W 電源插座。

雙前座配置手動調整跑車座椅,運用雙材質包覆搭配紅色縫線展現戰鬥氣息。

後座採用雙座設計,空間上顯得侷促,不過質感與前座落差不大,且提供 2 組 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

行李廂中央配置全尺寸備胎而影響收納空間,不過後座椅背可透過行李廂內的拉繩或車內椅側的拉柄來快速傾倒,創造平整的置物空間。

 

安全防護方面,第二代 BRZ 標準配備 7 具 SRS 安全輔助氣囊、VDC 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SRH 主動轉向式頭燈及 SRVD 後方車輛偵測警示系統,2.4 AT 車型增加 RAB 倒車自動煞車系統及 HBA 遠光燈輔助系統,也首度導入 EyeSight 3.0 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帶來 ACC 主動車距控制定速巡航系統、PCB 預防碰撞自動煞車系統、LSW 車道偏擺警示系統、LDW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VSA 前車駛離警示系統及 PCTM 預防碰撞油門控制系統共 6 大功能。

動力配置方面,第二代 BRZ 捨棄上一代採用的 2.0 升排氣量引擎,換上代號 FA24 的 2.4 升 DIT 水平對臥 4 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於 7,000rpm 時可輸出 234ps 最大馬力,於 3,700rpm 時可輸出 25.5kg-m 峰值扭力,可搭配 6 速手排或 6 速手自排變速箱,驅動方式為後輪驅動,配置 Torsen® LSD 限滑差速器,原廠宣稱手排車型 0-100km/h 加速需時 6.3 秒完成,自排車型則需 6.9 秒。

 

開著第二代 Subaru BRZ 上路,對於換裝新動力所帶來的性能提昇十分有感,即便採用自排變速箱也具備流暢飽滿的加速力道,而輸出的曲線也變得更為平滑線性,輔以超過約 2,500rpm 後更渾厚的排氣聲浪,在都會區穿梭可說是相當過癮。

乘駕感受方面,第二代 BRZ 雖沿用既有的平台打造,但透過新的材質應用,包括增加高張力鋼材使用比例與車體結構膠黏劑,增強焊點的表現來全面提升車身剛性,並分別在車頂、引擎蓋和前葉子板使用鋁合金材質,底盤也導入 Inner Frame 技術,讓副車架的前軸剛性提高 60%,後軸副車架則提昇 70%,整車抗扭曲剛性提昇 50%,轉向更受惠首度導入 DP-EPS 技術,使敏銳度與精準度均十分出色,且 53:47 的的車身前後配重加上降低 4mm 達,讓過彎極限高,動態也易於掌握,無需過高車速便可享受豐富的駕馭樂趣。

進入第二世代的 BRZ 在各層面均有精進,動力更顯著提昇,而自排車型更將配備水準強化,又持續強調駕馭本質,即便入手門檻較前一世代提高,仍獲得良好的接單表現,確實是值得一試的跑車選擇。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7car 小七車觀點
※本文由7car 小七車觀點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