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

芬蘭首都一年0交通死亡!靠的是台灣人最討厭的「降速」與「科技執法」!

|瀏覽: 3,237

 

 

台灣的交通狀況幾乎不需要多做解釋,無論是首都台北市、人口密集的新北市,還是偏僻的鄉下,遍地都有缺失需要改善,同時政府夸夸其詞的喊出交通0死亡,坦白說我們完全做不到,光是降低事故發生就完全不可能,何談0死亡?

 

 

台灣整天發生交通事故

開啟手機或是電視,台灣大街小巷每天都有事故,每隔一陣子便會有重大車禍案件,人民急著想改善的同時,你又願意為「交通安全」放棄多少?或許北歐的芬蘭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正式向當地的媒體表示,從2024年初以來,首都赫爾辛基市已經沒有再發生過致命事故了。

 

 

學區限速是重點

那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請先了解芬蘭並不是一項政策就完全改善,而是在細微的地方改善並累積而來。當地環境部門的通工程師表示,促成赫爾辛基市改善的原因有很多,但限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具體作法是,校區大幅降速至30km/h,且該座城市已經超過一半都是這個速限。

 

 

科技執法與交警聯合教育

當地媒體表示,約50年前,這些街道的速限是50km/h,此外首都交通0死亡,還有單車與行人的基礎設施大幅改善,同時新增更多「科技執法」,再加上大量的交警巡邏、公共交通系統與車輛的主被動安全,這些全部加總起來,達到12個月內首都0交通死亡。

 

 

台灣總是著重在罰錢

最讓人感到羨慕的是,死亡率不是唯一下降的數字,交通受傷人數也從1980年代平均每年1,000起下降到去年的277起,也就是說台灣連1980年代的芬蘭都望塵莫及…你或許會質疑,台灣不是也照同樣的方針實施降速與更多測速嗎?看看我們完全只著重在「罰」這方面,人家可是派出交通專職的警察教育民眾,再透過實體公共設施減少事故,我們還再遇到事故先測速再說…

 

 

延伸閱讀:

 

遊覽車駕駛公會不滿強制安裝駕駛身分識別怒丟交通部棺材!都叫學長還這麼任性?

 

汽車隔熱紙透光率指引交通部拍板定案!明年新領牌車先行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