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AR愛車酷 2017年05月27日
追蹤

全新戰略都會輕旅 Suzuki Ignis 深度試駕

|瀏覽: 10,342
Suzuki 今年的第二部重點車款 Ignis 終於來了,這是一部車長只有3700mm的第二代全新車款,在台灣Suzuki 的所有車款編成當中,多了一位最年輕的小老弟。其實第一代的Ignis 在2001年也被當時的Suzuki 引進過,不過最後是停止販售。而在2017年 Taiwan Suzuki 決定再次引進全新第二代的Ignis 給台灣消費者,除了讓Suzuki的產品線更齊全,當然也提供消費者多一個購買小車的選擇! 直接來說這部車的優勢 一:車格:嚴格來說他是一部跨界小型掀背車,除了車高較高以外,原廠在產品簡報上還會特別強調這部Ignis 的進入角是20度,離去角是38.8度,所以也代表著他有輕度越野的功能。再來也因為是跨界的關係,所以底盤與車高都比較高,像Swift車高1510mm,Ignis 卻有著1595mm 的車高,這也代表著3700mm車長的Ignis 在日常代步都會行走時,有著很嬌小的尺寸方便穿梭車陣與路邊停車外,對女生來說,Ignis 有著更好的駕駛行車視野! 二:底盤與路感:前麥花臣後扭力梁的懸吊在很多其他車種上非常常見,不過現在的懸吊結構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底盤工程師要賦予它什麼樣的操控特性,就Ignis 來說,上車一踩油門就可以感受到Ignis 的懸吊非常運動化,馬上會引起我的興趣想要去玩這部車的底盤,彈簧的磅數很夠,阻尼搭配的也非常好,我們特別還開到了觀音山的山上小試一下彎道中的操控,發現循跡性的表現很不錯,彎中的穩定性表現也很好,唯獨就出彎的油門反應跟不太上,這部分晚點來解釋!另外在高速公路行駛,時速約100km 巡航時,雖然車重只有865kg,有些消費者怕車身太輕,開起來會輕飄飄的,這倒不用太擔心,Ignis 的路感算是清晰,回饋也算直接,漂浮感不是很明顯,加上方向盤的轉向力道調整的不錯,所以開起來很有信心度!算是很不錯的底盤表現! 三:車內空間:看到3700mm的車長,原本預期後座空間不會太大,而且是一定很小,但是實際打開門坐進去發現比預期大很多,但是後箱卻比預期的小一些!這也代表著Ignis 的很多空間都留給後座乘客了,這樣的設計是對的,因為有載貨的需求!應該是不會考慮這台才對!讓後座乘客坐起來舒適,空間足夠一定是最重要的,這部分可以實際去賞車體驗時看看會更準! 四:具有設計感的駕駛艙:整個中控台採用黑白兩色的雙色設計,排檔馬鞍還有車門把手特別用了很跳的亮橘色來做搭配,讓整部Ignis 的內裝充滿了年輕活力的風格!而且中控台下方的空調旋鈕與按鍵非常有設計感,而且質感表現也不錯,很特別,我喜歡! 五:齊全的主被動安全:六顆氣囊,isofix 是標準配備,另外主動安全的部分,ABS,ESP車身動態,TCS循跡防滑,HHC斜坡起步輔助等都是標配! 六:引擎動力:Ignis 採用一顆1.2升的自然進氣引擎,沒有渦輪,沒有直噴,最大馬力有91匹,最大扭力有12.2kgm,官方數據平均每公升的油耗表現為19.9km/L,油耗表現不錯,但加速平順,雖然車重只有865kg,不過實際大腳油門,透過CVT,卻沒有太多的驚喜,如果是配上Baleno的那顆1.0三缸渦輪引擎,那應該就好玩多了! 接下我們來聊聊略顯不足的地方 CVT變速箱沒有手自排功能,因為 Ignis 的底盤表現會讓你想要去山路上小試身手,殺一下彎道,而在出彎時你會發現不是動力跟不上,而是沒有手自排功能會讓你在出彎時沒有好的轉速來出彎,這點會喪失一些駕駛樂趣,但如果你只是平常順順開,上下班代步全部都交給油門去處理,那倒是還好! 另一個是方向盤只能上下調整,不能前後調整!這樣我會沒辦法調整到我最想要的駕駛姿勢,這樣長途開起來手會比較容易酸! 最後一個是隔音,或許以這個價格來要求隔音,標準似乎高了些,但是在高速公路行駛時,從底盤傳來的聲音真的有些明顯!不過Ignis 定位為都會小車,都會用車機會比較多,所以日常代步時,倒是覺得還好!另外原廠標配的輪胎應該為節能考量的耐磨胎,這點的確是可以省下一點荷包! 結論: 車長只有3米7,不管你怎麼開怎麼轉,它就是很靈活,而且很好停車,主被動安全也足夠,非常棒,車內材質的用料,配色,造型都很獨樹一格,不錯,空間表現也很好,不像是3米7的小車,音響可以事後升級,這不是太大的問題,底盤表現在小車裡面算是很不錯的!對安全性也有一些些幫助!剩下就是請大家實際去看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