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車觀點 2022年05月30日
追蹤

累積 30 年電能大作 Toyota bZ4X 試駕

|瀏覽: 15,094

 

說起 Toyota 在電能車方面的開發,可以追溯至 1992 年成立"電動化車輛開發部門",並於 1997 年發表全球首部量產 Hybrid 油電複合動力車款 Prius 後,自此成為 Toyota 發展新能源市場的濫觴,爾後 Toyota 持續陸續推出 RAV4 BEV、iQ BEV、Prius PHEV 與 Marai 等採純電或者氫能源動力的車款,經過 30 年已有強大的研發技術能量。

 

 

新在哪裡?
●Toyota 全新電動子品牌 bZ 首部量產作品
●採用 eTNGA 電動車模組平台
●全新電能驅動系統
●Toyota 首款採用 Toyota Safety Sense 3.0 系統之車款

 

 

迎合現代新能源趨勢,Toyota 原廠在 2021 年 10 月正式發表以 eTNGA 架構打造的純電休旅車 bZ4X 車系,其稱 bZ 是“Beyond Zero”的縮寫,代表 Toyota 對於永續零碳排放的願景,為 Toyota bZ 系列中的第一款純電車型,將以其為首,全力推進 BEV 系列車款的開發。

 

和泰汽車於 5/17 正式宣布 bZ4X 車系正式在台上市,首波提供單一前驅車型,建議售價為 159.9 萬元,並採較新潮的 App 線上預購方式,象徵邁入科技化的電能時代。

 

 

 

從外觀上來看,bZ4X 不難看出其仍有家族的設計面貌,不過為強調科技感,其水箱護罩面積縮小,改以簡潔的曲面設計,車頭近擋風玻璃處使用防刮材質,讓引擎蓋高度更低,搭配向前延伸的中心線,使得視覺重心更低,搭配銳利的 LED 頭燈組更有向前俯掠的侵略性。來到車側,腰線相當流線,且較一般 SUV 更短的前後懸能造就優異的車室空間;車尾則是利用各部件組成多層次的造型,結合貫穿導光 LED 尾燈,營造富有家族與前衛感的風貌。

 

bZ4X 車身尺碼與 RAV4 相當,不過受惠於 eTNGA 平台的應用,其車長 4,690mm、寬 1,860mm、高 1,650mm,軸距則有 2,850mm 的表現,整體長、寬和軸距均較 RAV4 優異。

 

 

車尾利用各部件組成多層次的造型。

 

bZ4X 水箱護罩面積縮小,改以簡潔的曲面設計。

 

銳利的 LED 頭燈營造出鷹眼的視覺感受,上緣則採用同車色餙板點綴。

 

 

 

保桿兩側有實質的通風口設計,有助於提升空氣力學。

 

引進前驅車型統一採用 18 吋胎圈設計,尺碼為 235/60 R18。

 

充電孔位於葉子板左側,慢充規格為 J1772,快充規格則是 CCS1,均為國內常見的規格設計。

 

尾廂採用類押尾設計,並以 LED 燈組貫穿其中。

 

分離式的尾翼有著畫龍點晴的效果。

 

 

 

內裝方面,bZ4X 採用相當前衛的科技鋪陳,全車系配置 7 吋數位式儀錶板,置頂的設計減少駕駛時的視線切換,降低行車疲勞。中央鞍座採數位檔位控制旋鈕,其介面簡潔俐落,直覺性操作讓駕駛快速上手。首次導入的 12.3 吋影音主機,整合聲控、空調操控、Navi 衛星導航等多項功能,並支援 Apple CarPlay與 Android auto,字型的大小也合乎全年齡閱讀。另外,bZ4X 也配備可調式動能回充系統,開啟可增加電能回充效率,在回補電量的同時亦能減少煞車踏板的使用,減少煞車頻度,營造更加舒適的行進體驗。

 

 

三幅式方向盤握感與一般常見的 Toyota 車款並無明顯差異,但中央的按鍵佈局則是經過重新排列,初次接觸需要多花時間上手。

 

首創的 7 吋數位式儀錶板採置頂設計,類似的設計手法能夠在 Peugeot、Citroen 車款上可見,具有相當直覺的判讀性,其內部也採用繁體中文,整合度相當不錯。

 

 

首次導入的 12.3 吋影音主機,整合聲控、空調操控、Navi 衛星導航等多項功能,並支援 Apple CarPlay與 Android auto,字型的大小也合乎全年齡閱讀。

 

中央鞍座數位檔位控制旋鈕,非一般 HEV 或 PEHV 車款的排檔頭設計,整體介面簡潔俐落,直覺性操作讓駕駛快速上手。

 

和泰引進車型配有 Qi 無線充電板,右上角還提供一組 USB Type A 插孔,同時凹槽設計也能有效防止手機滑動。

 

中央扶手前方設有兩組開放式杯架,內部具有夾緊設計。

 

中央鞍座採簍空懸浮設計,下方額外形成一處開放式置物空間,同時提供兩組 USB 插槽與 12V 電源。

 

前座造型與現行 Corolla 車系具有高度的相似之處,包覆感不算濃厚,但具備一定水準內的支撐性。

 

eTNGA 平台在取消傳統變速箱、傳動軸等機構後,進一步放大前後懸與軸距,營造出寬敞的乘坐空間,據原廠表示前後臀點距離、前座膝部空間、後座膝部空間與後座椅深度都較 RAV4 出色。根據實際體驗,其膝部空間相當優異,但因車身底部放置電池的關係,腳部放置點較高,使得大腿支撐度較不足,類似的感受上在 Kia EV6 也能體會的到。

 

 

後座提供後座出風口,而 USB 插孔則位於上方,在使用上更為直覺。

 

打開尾門,官方表示 bZ4X 其內部空間可容納 2 個 29 吋與 2 個 25 吋行李箱,根據實際體驗其內部相當平坦,後座傾倒後也同樣保有完整地平坦表現。

 

 

國內引進規格配有足踢感電動尾門。

 

 

安全防護部分,bZ4X 為國內首款搭載 TSS 3.0 之車款,除了 TSS 2.0 既有的 ACC 全速域主動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LTA 車道循跡輔助系統、PCS 預警式防護系統等安全配備外,更新增 PCS 的路口辨識功能與 RSA 速限辨識輔助系統,同時雷達與鏡頭的偵測辨識能力均同步升級,經過實際體驗之下,其 LTA 功能有較搭載 TSS 2.0 之車款帶來更穩固的作動,大幅提升其信賴度。

 

另外,在動力電池組的安全防護方面,車前、車尾、車側、車底均採用強化結構,車身前後樑體亦為可吸收、分散衝擊的設計,避免事故發生時,撞擊力道直擊動力電池組,加上動力電池組與車體一體成型的設計,有著全方位的完整保護。

 

 

 

 

動力表現上,本次和泰汽車引進前驅車型採用單一馬達設定,具備 201ps 與 27.2kgm 最大輸出,結合容量為 355V 71.4kWh 鋰電池組,可提供 626 公里 (NEDC) 的續航表現。原廠強調使用 10 年能保有至少 90% 的電池容量。充電部分,使用 AC 交流電最高支援 6.6kW、DC 直流電則可達 150kW,常態充電至 80% 僅需約 30 分鐘。

 

 

 

駕駛  bZ4X 上路,立即能感受到純電動力特性,起步時有著強勁的扭力輸出,整體加速感受相當輕快,且車速提升的過程極為線性、柔順,雖然峰值輸出超過 200ps,但稱不上性能取向,若以日常車速駕駛則綽綽有餘,亦受惠於無震低噪音的電能基礎,輔以水準內的隔音能力,整體行路品質較一般傳統燃油或者 Hybrid 的 Toyota 車款還要出色。

 

 

乘駕感受方面,bZ4X 所採用的 eTNGA 模組化平台底盤具備不錯的紮實度,避震器阻尼設定偏軟,但受惠於電池模組擺放於底盤的設計而使重心降低,因此貼地性良好,轉向感受又保有傳統 Toyota 的輕盈愜意,整體駕馭風格無需過度改變,依舊維持日系車輕巧好上手的特性。

 

Toyota 發展電動化的歷史已有 30 年之久,但十多年來均以油電複合動力為主,隨著純電動風潮崛起,Toyota 運用都會跨界休旅作品 bZ4X 來提供首款純電動選項,在維持與燃油車差異不大的使用體驗,也具備不錯的性能與行路質感,相信會受到喜愛日式風格,又想嘗試零排放移動生活的族群青睞。